葡萄酒的歷史是可以追溯比較久遠的年代的,因此,人們在漫長的時間里根據葡萄酒的知識制定了一套規(guī)則,那么,關于1855年葡萄酒分級制度史,你們是是否熟悉了解呢?
大連國際葡萄酒美食節(jié)于12日浪漫開幕。談到葡萄酒,法國自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產地。法國波爾多地區(qū)的葡萄園馳名內外,其產品種類繁多,既有最口感純正的佳釀也有價格最昂貴的珍藏。1855 年酒莊分級體制是波爾多歷史發(fā)展的一面鏡子。這份葡萄酒目錄不僅表現了波爾多葡萄園的等級劃分,還反映出了本地區(qū)的歷史淵源、葡萄酒貿易及酒莊情況。
給大家介紹一下1855年葡萄酒分級制度的由來
受地理位置影響,波爾多很早就與貿易結下了不解之緣。波爾多城始建于加龍河岸邊,早在古羅馬時期,這里就成為將內陸葡萄酒銷往意大利的海運集散地。后來,當波爾多地區(qū)大面積栽種葡萄并成為葡萄酒的重要產地后,葡萄酒貿易繼續(xù)進行,并以海運對外銷售為主。因此,波爾多葡萄酒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際市場的。在17 世紀,其買主主要是荷蘭人和英國人,他們都要求波爾多葡萄酒要具有個性和高品質,但方式不同。
在其后的幾十年間,英國人對波爾多酒產地的認識越來越細化了,在細化到村鎮(zhèn)后,他們又進一步細化到了一些著名酒莊。一般認為,這始于奧比安酒莊(haut-brion)主人德·彭塔克(arnaud de pontac)的商業(yè)創(chuàng)意。在倫敦1666 年大火后的重建過程中,彭塔克派他的兒子去倫敦開了家酒館,名叫“彭氏總店”,作為展示其酒莊葡萄酒的窗口。很快,這個酒館及其葡萄酒就風靡倫敦上流社會。買波爾多酒時直呼莊名,成為很體面的事。到17世紀末,客戶已不再滿足于只訂購碧砂村的酒,他們會要求酒商提供奧比安酒莊的葡萄酒。
奧比安酒莊不是唯一一個被英國消費者所認知的酒莊。還有另外三個酒莊也同樣知名:位于瑪歌村的瑪歌酒莊(margaux)、位于波雅克村(pauillac)的拉圖酒莊(latour)和拉斐酒莊(lafite)。這四家酒莊的葡萄酒,品質無與倫比,聲名遠播,供不應求以致價格遠高于其它波爾多酒。因此,奧比安酒莊、瑪歌酒莊、拉圖酒莊和拉斐酒莊自成等級,人稱:“一級酒莊”。
在18世紀中葉,其它酒莊也認識到了,提高葡萄酒的質量能帶來商業(yè)利益。他們開始致力于釀造好酒來吸引英國有錢人的注意。有幾家酒莊逐漸在市場上建立了好名聲,雖然他們的酒價還沒有一級酒莊那么高,但已經很接近了,這些酒莊被稱作“二級酒莊”。這一等級包括十二家酒莊。此時,其它一些酒莊也開始從其村鎮(zhèn)名號下脫穎而出,它們雖然還沒有象一級和二級酒莊那么出名,但其質量越來越好,在分級體系中注定會占有一席之地。
1787年春,當杰弗遜(后來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(tǒng))到訪波爾多時,這一分級體系才剛剛收錄了“三級酒莊”這一等級。隨著三級酒莊在商業(yè)上取得成功,人們又考慮在它下面再添加一個等級。19世紀20年代的酒價表顯示了這一分級體系的變遷:四級酒莊面世,三級酒莊行列里又補充進了一些新面孔。至19世紀50年代早期,波爾多葡萄酒的商業(yè)等級已經包含了六十家酒莊,分為五級。
給大家介紹一下葡萄酒分級的益處
試想,幾千家酒莊生產者賣酒給幾百名酒商,如果每年都從頭討價還價,會是怎樣的混亂。分級成為簡化談判程序的有效手段。在很長一段時間,這個分級表都起著市場價格表的作用,它使交易雙方能找到一個共同的出發(fā)點,并快速計算評估出當年葡萄酒的合理價格。譬如,某酒莊一直按三級酒莊在賣酒,如果三級酒莊的價格公認為每瓶100法郎,這個價錢就會被買賣雙方所接受,并以此為基礎討價還價。根據當時的習慣(這個習慣延續(xù)至今),有些酒莊故意推遲其當年新酒的上市,以觀察市場對當年新酒價格的反應,因為搶先發(fā)布酒價沒有益處。
由于葡萄酒的款式繁多,所以那些葡萄酒是好的和不好的,然后有怎樣來區(qū)分,人們就制定了一套葡萄酒的分級制度來了,總之,大家看看上面的內容就會大概的比較明白的了。